第53章 临走之前(1 / 2)

等到第二天一大早,刘翠花在厨房里一看,是倒吸一口冷气。

昨天知道刘家夫妻带来不少东西,可是没想到带来这么多东西。

看了一眼真的是满心觉得有点儿过意不去。

刘家两口子别看是干部,待人和气不说,而且对他们家慧珍那是真好。

人家是拿出一百分的心意对待女儿,反倒让刘翠花儿有点儿不知所措,主要是东西太多了。

他们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回报人家。

就算是两家现在有了亲戚关系,可是也不能只有他们占人家便宜的。

看看柜子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好几袋儿面。

还有各种干货,腊肉挂面等等的东西,刘翠花儿阵阵眼晕。

他们家还从来没有这么富足过。

就算孩子爹在的时候,家里也过不上这种日子。

这些东西别说吃到冬天,哪怕吃到明年秋收都够了。

刘翠花在那里暗暗发愁,看样子她一定得在席子上下点儿功夫。

闺女给她的那些花样,教的那些编法,以后都得拿来试一试。

得对得起眼前的刘家夫妻。

东西肯定不能给人家送回去,可是有来有往才行。

看着这些东西,刘翠花心放下了,还正发愁给闺女带东西走。

挑挑捡捡孩子是去农场下乡,粮食肯定没办法带。

可是挂面红糖什么的还是要带一些。

应应急还是必须的。

已经把家里的被子,褥子拆洗了一遍。

找不到新棉花,也不可能有布票,只能是把原来的被子拆洗了一下。

特意找村里弹棉花的弹了一个褥子,又弹了一个被子,缝好了已经打包好。

剩下的就是给闺女带一些平常用的东西。

脸盆儿得带一个,饭盒的得带,肥皂得带。

牙膏,牙刷,毛巾,布鞋,其实要带的东西还很多。

刘翠花儿又算了一遍手里的钱,闺女从挂面厂带回来35块钱还有肉票,加上家里现有的12块钱和那些粮票。

算起来不到50块钱。

孩子出门在外,得给闺女身上带点儿钱,她打算给孩子身上带上30块钱。

穷家富路,再怎么样穷也不能穷了孩子。

剩下的钱给这孩子买脸盆儿,牙膏,牙刷,肥皂什么的,估计就得花一笔钱。

多的也不能带了。

孩子出门都没有一身新衣裳,多亏去挂面厂干了两天,带回来两身工作服。

主要是担心冬天怎么办?

孩子走的时候这会儿天气热,穿得单薄,可是听说南边儿靠着北边儿,到了冬天冷得很。

比他们这边儿冷得多。

可是现在现做棉衣,棉裤也来不及。

只能是等闺女去了以后再想办法。

实在不行的话,到时候她这边儿做好了,再让人给闺女捎过去。

冯慧珍也知道马上面临下乡,大伯母那边儿已经给大队部打电话通知他们。

后天下乡的时间就到了。

本来是想着早点儿去县城里跟相熟的人道个别,可是现在也没机会。

主要是村儿里的席子,这些编织的方面她还得手把手教出来。

生怕出一点纰漏,她走了之后,可就得全靠她娘。

这件事情比其他的事情更重要,因为这个不光能给家里创造收入,也能让全村人对待家里的态度有所不同。

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。

如果能因为这个,让家里人在村子里被人高看一眼,她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心力。

这个年月在村子里要是没有四邻乡亲们帮把手,基本上在村子里的日子过不了。

最新小说: 她们都入戏太深了! 京港往事 美利坚胜者为王 满门炮灰读我心后,全家造反了 深情诱引 吃大瓜!瘫子读我心声后站起来了 宠妾灭妻,重生我退婚渣男嫁王爷 重回1982的悠闲生活 错嫁高门,主母难当 皇城司第一凶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