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大明建昌侯 > 第二十四章 突击考校

第二十四章 突击考校(2 / 3)

于此时来问他的意见,并不是朱祐樘没有主意,再或是觉得四位阁老不称职,而很可能是朱祐樘对他的一次“考校”。

朱祐樘笑道:“随便问问,延龄你想举荐谁,直说便可。”

此话更印证张延龄的想法,或许是这个姐夫不相信之前在朝堂上说的话出自他自己,认为他背后有什么人在教,所以才会搞一次临时突击考校,让张延龄提前没有预案。

那这次面圣回答问题的结果,会涉及到朱祐樘对他在政务理解方面的看法,可不能马虎应之。

张延龄道:“臣本对朝中官员任免并无看法,但既然陛下问及,那臣也就抒发己见,仅供陛下参考。”

“哈哈。”

朱祐樘大笑,或是觉得张延龄突然说话这么文绉绉,跟以前不学无术胡闹的作派大相径庭,还挺有意思。

“臣认为,吏部左侍郎周经,很适合来当户部尚书。”

本来朱祐樘只是开怀一笑,或许在问出此问题时,也没指望张延龄能推出什么合理人选,更不会有太大的建设性。

可当张延龄把推线的人说出口之后,朱祐樘脸上的笑容瞬间就隐没,而旁边李荣和萧敬脸上则带着惊讶和不解,这就让张延龄意识到,自己其实是戳中什么。

为什么推举周经?

没办法,历史上就是周经接替叶淇当户部尚书的,虽然事情提前了一个月,但人选方面应该是大差不差吧?

而且历史上的周经的确是顶住了压力,把叶淇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一一解决,史书上也提到他继任户部尚书后,在面对户部妖邪“挟势行私”的问题上,办事果决,算是弘治中期朝廷稳定的中坚力量。

张皇后见丈夫神态有变,生怕张延龄的举荐有问题,赶紧道:“陛下,延龄就是随便一说,若是觉得此人不妥,不听他的就是。”

张皇后是护着弟弟,但到此时,她还真不觉得张延龄有匡扶社稷的大能耐,所以才会这么说。

朱祐樘勉强一笑道:“皇后你误会了,朕是在想他所举荐之人,是否合适。”

“其实在来之前,朕跟几位阁老商议已有进展,他们所推荐的,其实是一直巡抚河南督办河工和漕运的刘大夏,认为他老成持重可以胜任户部尚书的职位。”

“延龄啊,你为何要举荐周侍郎?说说你的理由吧。”

朱祐樘再进一步问询张延龄意见之前,居然还把阁部推出来的人选告诉张延龄,好像是要给张延龄压力,或是在加以误导,让张延龄顺着内阁大臣的话,再举荐一下刘大夏?

但张延龄熟知历史,刘大夏虽然在治河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,但回朝之后只是被拔擢为户部左侍郎,这说明在历史上到弘治九年,朱祐樘也没认为刘大夏已经资历成长到可以当户部尚书的地步。

刘大夏真正崛起,还是在弘治十年后治理宣府粮草军饷上有功,才更被朱祐樘赏识,后来也没走户部,直接当了兵部尚书,还多是出自马文升的举荐。

“陛下,在臣看来,这位周侍郎很有魄力,以往在地方官积粟升迁问题上就能直陈利害,去年在密奏天之异象时便能直言针砭时弊倡导宫廷节约用度,且他性格宽厚仁慈,如今户部中颇多弊政且人脉复杂,也必须要由周侍郎这般深耕京师官场多年的老臣,方能顺利过渡。”

最新小说: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: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: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!大王!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:不装了,是我在辅佐李云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