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明末黑太子 > 第2章 今年大事

第2章 今年大事(2 / 3)

看到小主人一直呆滞的眼神,喜儿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,顿时又被打压下去了,殿下已经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,看来还真是娘娘的一块心病了,不知道要煞费娘娘多少心血,殿下才能恢复如初。

“哦!”

果不其然,喜儿的回答算不上令自己满意,可也没法直说,幺鸡只能听个大概,然后自己再想办法解决农历转换成公历的事情。

不过喜儿的最后一句的信息量可就太大了,对幺鸡来说,这条内容比什么都重要,一会儿吃什么都不值一提了。

呆傻太子没有再问,而是坐在床上努力回忆崇祯十二年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,这对自己的帮助就太大了,一件都不能漏过。

最大的事情还要从去年冬天说起,因为清军是第五次入塞劫掠,更重要的是猛将卢象升率天雄军拼死奋战,最后阵亡,明廷又少了一员得力干将,而大帅孙承宗也于同年战殁,除了孙传庭和洪承畴还可为帅之外,朝廷已无人能够弹压左良玉这样的匪寇将军了。

枢辅杨嗣昌认为德州乃是清军必经之地,便重兵囤积于此,导致首付济南空虚,被清军一举攻陷,俘获德王朱由枢与奉国将军朱恩赏,搜得白银上百万两,年后从北直隶和山东挟持人畜四十六万安然返回关外,此次入塞行动可谓屡战屡胜,满载而归。

幺鸡现在知道来龙去脉,手头无兵无将,也没法实施报复计划,只能先想法搞点钱,然后招兵买马,再图良策,等清军明后年攻进来,看情况抽冷子打几个闷棍。最可惜的是德王的百万家当都归了人家,要是能获得那笔巨款,自己就直接可以坐地起家了,德王皇大爷可真是个“帮敌”啊!

以明军目前的实力,主攻出塞进攻是不可能的事情,在被动防御的情况下,不被敌人全歼就算胜利了,正所谓“少输当赢”。只要军饷能够即使发放,关外的祖大寿应该还能抵挡一阵子。明年清军就要围攻锦州城,让他提前多囤积点粮食,再迁移城内的百姓,坚守一年半载当是不成问题的,若是一年之久援军还未到,也怪不得人家出城投降了。

祖大寿这厮,虽说最后投降了清军,但在此之前,还是忠于明廷的,若不是锦州城内粮食告罄,都到了吃人的地步,也不至于多次死战突围,遭到彻底失败,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投诚。比起两面三刀的刘泽清、刘良佐,只会打农民军,见到清军就直接投降的货色,祖大寿的节操无疑要高得多。

两害相权取其轻,正在用人之际,不能把居心叵测的东西都砍了脑袋,总得有人在阵前抵御清军的猛攻。更何况吴、祖两家在关外势大,不能轻动,还须借用他们来充当皇家看门狗。即便从各路总兵开始砍起,暂时也轮不到祖大寿。只要清军一天攻不破山海关,他们就只能绕道蒙古再南下入塞。

至于吴三桂,哼哼……

只要自己手里握着陈圆圆这张王牌,就有把握让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家伙不投诚。大明虽然终疾难返,各地告急,可还远没到即将破产黄摊的地步,他有心当汉奸也要掂量掂量才行。如果在清军那里得不到足够多的好处,以吴三桂的智商,多半还会继续在大明做他的将军。

吴三桂跟他舅舅祖大寿一样,但凡看到一点回旋的空间,就不会自寻死路,这种人即使不能对明廷一心一意,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会继续选择观望。让他们卖命的条件也很简单,那就是银子,朝廷下拨的军饷能按时发放,一切都好说。推迟个把月发也没关系,但只要能给就行了。银子到位,他们就能笼络辽地的人心,指挥明朝最精锐的部队——关宁军。

想起北边的事情,幺鸡就一定上书自己的甩锅亲爹,要将蓟辽督师洪承畴调回来,这位大爷颇具才干,投降清军着实可惜了,让他去南边打张献忠,应该不会兵败入伙……

最新小说: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: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: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!大王!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:不装了,是我在辅佐李云龙